近几年锂电池行业的扩产竞赛如火如涂,同时也养活了一批专供设备的“卖铲人”们,估值和业绩于20-22年实现双击,其中就包括海目星这家公司。

根据公司业绩预告,公司22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07%,归母净利润在3.7-3.96亿元之间,同比增加239.26%至262.31%,两项均超出预期。


(资料图)

当高速成长期已过,行业内部往往开始你争我赶般地寻找救生筏,要么把别人踩下去,要么上一艘更大的船,对于海目星而言,光伏行业会是那艘更大的船吗?

高增长红利殆尽,市占率需提升

海目星成立于2008年,初始阶段主要生产面向中小企业的光纤打标机和切割机,2011年开始布局激光与自动化方向,加大核心器件的研发投入,生产研制了5WU冷紫外激光器和10W风冷紫外激光器,得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评定认可。

凭借激光技术设备的积淀,2015年公司正式切入方兴未艾的锂电赛道,研发出可以量产的高速激光制片机,由此进入宁德时代的供应链。随后继续在锂电设备赛道里拓宽品类,推出方形电池装配、自动电池烘烤线等产品,经过多次更新迭代后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收获了包括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力神、亿纬锂能等电池大厂的订单。

核心产品—高速激光制片机用于锂电池极耳切割工序,通过激光切割正负级片两侧形成极耳,再用于后续的卷绕等工序。对比传统工艺,其设备迭代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带来巨大帮助,每分钟可切割120m,精度在0.2mm,并且可以同时生产8条级片,性能效率在同行业中领先。

(公司官网)

17年到19年,制片机收入销售上了一个量级,并且随着单价提升,其在动力电池设备收入比重从24%提升至48%,驱动公司业绩增长。21年公司在这项设备的收入上约有3.34亿元,对应锂电产能接近27.83GWh,根据当年全球新增锂电产能,海目星在这类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6.69%,未来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回顾前几年,20年起锂电行业扩产潮涌起,卖铲人收益普遍颇丰,公司业务也迎来爆发。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1.95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动力电池营收更是翻了3倍,占比提升至72%,达到历年新高,反映了动力电池激光设备是公司当下核心的业务。

由此,公司增长的高度和持续性,取决于当下锂电设备行业所处的位置。过去锂电行业大幅扩产,喂饱了先导智能、利元亨、赢合科技等国产卖铲人,锂电设备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较快,性价比也更高,逐渐完成了对日韩企业的替代。

根据高工锂电,21年中国锂电国产化率就已经来到85%以上。

随着赛道逐渐拥挤,公司面临的竞争加剧。相比几乎能够提供完整产线的先导智能和利元亨,海目星目前的产品仅仅包括前段和中段设备,在品类丰度上还不具备议价能力。在锂电设备布局的几年中,公司盈利能力下滑明显,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整体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锂电设备行业竞争激烈,收入结构占比中,毛利较低的动力电池设备占比提高导致。

(同花顺iFind)

横向延伸,丰富品类是设备企业避免被淘汰的求生法则。根据国信证券测算,22年激光制片机以及装配线的市场规模分别约为112亿元和240亿元。海目星目前在研的锂电设备还包括涂布机、碾压机、分切机、叠片机和卷绕机,覆盖电池生产的前中道设备。

下游电池侧在快速导入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设备投入将不再有爆发性需求。动力电池厂商为了争夺下游客户都是不惜花钱扩产的,去年亿纬锂能董事长公开表达了行业即将面临过剩的态度。2025年全球主流动力厂商产能将超过3400GWh,比21年底产能将增加2.7倍。

但考虑设备使用年限,随着产能规模增加,未来每年设备的新增及更新需求一定会放缓。根据券商测算,22年锂电设备规模达到了1325.82亿元,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速只有12.15%。许多锂电设备公司的估值在21年达到了顶峰,随后业绩也得到兑现,目前的价位一定程度上受下游电池格局的悲观预期所影响,

但归根结底,行业增速已经换挡,赛道已近拥挤,不多加努力提高盈利水平,铲子很快就卖不动了。

激光设备订单突破,遇强劲对手

公司生产销售的切割设备属于激光加工设备的一种,在下游汽车、3C、锂电池、光伏、航空和医疗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市场。也正因为其通用性,激光加工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比较分散,21年海目星市占率达到2.42%。不同领域都有比较成熟的龙头企业,比如动力电池激光焊接领域的联赢激光,以及光伏行业的激光设备龙头帝尔激光。

2021年国内激光加工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Wind,国信证券)

众多下游领域里,海目星想寻找新的增量市场,将目光瞄向了时下景气度较高的光伏设备行业。去年以晶科为代表的TOPCon N型电池开始放量,今年是加速渗透阶段,子啊出货量上市占率有望达到20%以上。并且大规模量产在即,目前TOPCon在建产能已经超过470GW。

激光设备在光伏电池片的制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TOPCon所需要设备包括激光掺杂和激光转印。公司21年成立了光伏事业部,先后进行研发投入,推出全自动激光开槽设备、激光掺杂设备等七种产品,目前在深圳和常州共拥有6000平米的生产基地。

真正的敲门砖来自去年上半年的一笔订单,为公司打开了TOPCon大门。去年4月份,子公司江苏海目星取得了晶科超过10亿元的TOPCon激光微损设备订单,拿到一体化厂商的订单意味着公司设备技术实力得到了认可。

不过,看似进驻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却是动了别人的奶酪。

以往光伏激光设备领域里,帝尔激光是绝对龙头,PERC电池时代里设备市占率就高达80%,随着新电池技术兴起,试图复制该领域的成功经验。评价设备的唯一标准,即多大程度能提升电池效率,比如TOPCon电池制备上,可以通过激光硼掺杂降低电极区域的接触电阻,将电池的转换效率提升了0.2%-0.3%以上的水平。一开始帝尔激光的设备迭代不仅仅要面临多种路线的百家争鸣,

同个技术路线竞争下,被海目星实现了弯道超车。

公司去年顺利交付了首台TOPCon激光一次掺杂设备,提升了0.3%的效率,彼时帝尔激光技术上还未达到一次掺杂的水平,直到去年年底采取量产订单,提效在0.25%以上。

于是两家公司暗自较上了劲。今年元旦帝尔激光首次公开宣布设备中标,在手订单和中标产能累计超过50GW。短短一个半月便又公告订单产能突破100GW。

竞争激烈阶段,一家的喜事就是另一家的丧事,谁都坐不住。

海目星在本月15日即宣布,截至目前,TOPCon一次掺杂设备已开标的项目公司中标率超60%,累积量产接近20GW的TOPCon的一次掺杂设备。

倘若年初至今只有这两家在竞争掺杂设备,两则消息结合起来,那么今年以来帝尔激光以40%的市占率签下70GW的设备订单,因此海目星的订单量或不低于105GW。根据帝尔激光披露,按照单GW700-800万元的价值量计算,目前掺杂设备订单预计在7.4-8.4亿元之间。

过去由于所处赛道不同,对比帝尔激光,海目星的毛利率仅有30%左右。随着公司设备在光伏领域逐渐深入,盈利水平有望朝着龙头靠拢。并且一次掺杂设备毛利水平大致与Perc电池设备相当,在订单收入放量增长的同时,公司有望迎来利润水平的提升,这是公司价值重估的关键依据。

(同花顺iFind)

4680规模量产,刺激设备升级需求

动力电池领域,尽管增长红利渐尽,针对电池效率和成本的改进往往会引起设备的升级需求,比如4680大圆柱电池。此前在《4680电池规模量产,特斯拉又“行”了?》也提到,4680电芯在材料、结构和工艺上做出了一些改进。这款电池采取了无极耳技术,对极片切割和制片提出了更高的速度、精度和技术要求。

(高工锂电)

公司近几年研发投入显著增加,去年前三季度共投入2.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3倍。截至21年末,公司共储备多项极耳切割及制片相关核心技术,其中包括圆柱电芯全极耳

雕刻这一未来可应用于 4680 大圆柱电池的技术储备。

2019年公司获得特斯拉1105.3万美元的订单。随着2代4680电池规模量产,预计特斯拉会引入更多国产设备厂商。据中航证券测算,25年对应新增设备空间约508亿元,其中激光模切、极耳揉平、激光焊接设备市场空间分别约51亿元、36亿元、58亿元。

(同花顺iFind)

尾声

近两年正是公司估值提升+业绩爆发的时点,主要原因就是随着业务规模扩大,公司订单量进入了爆发阶段,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公司21年新签和在手订单分别有57亿元,51亿元,同比+128%、200%;而在去年公司新签订单约77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35%;在手订单约为81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59%。三季报的合同负债金额对比年初增加了9个亿,几项数据对于今年业绩增长有稳定的支撑。

长期来看,23-24年公司净利润预期7.98/11.58亿元,对应16倍和11倍PE。照此水平三年利润复合增速将达到77%,具有较高的增长性。对比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当前48倍的市盈率不算太贵。

但公司近三年的销售净利率下滑明显,自19年(14%)之后,还未突破10%。结合行业前景,公司未来增长能否很好的兑现,取决于品类延伸路径下,公司产品竞争力到订单市占率的转化,通过规模效应改善盈利能力。

(同花顺iFind)

关键词: 锂电池过剩后 海目星还有什么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