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还清6000亿债务,谁要说王健林没本事,我第一个跟他急。这波压力要是给到打工仔,从草履虫开始打工,都还不完。


(资料图片)

日前,王健林被曝现身河南某寺庙指导工作。眼见着,忙碌了一整年的王师傅消瘦下来;万达也一甩陈旧,轻装上阵,为冲击香港IPO做着准备。

从神坛到谷底,69岁再度攀岩高峰,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01.同行忙还债,老王忙抄底

话说,许家印2万亿欠出芬兰一整年GDP,眼一闭一睁,利息就凭空冒出3个亿,恨不得一闭不睁直接开摆。

同样遭遇地产寒潮,从巅峰跌落谷底的王健林,却给大家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自救。

2017年,老王身陷债务危机,2200亿身家只跌剩800亿。为回笼资金,军人出身的王健林“断臂求生”,当即贱卖资产还债,与老许“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大相径庭。

彼时,万达与融创已谈好335亿的价码,就在签字之际,财大气粗的富力横插一脚,硬生生以199亿低价,撬走了77家酒店;万达的13个文旅项目,也作价438亿抛售给融创;37家万达百货卖给苏宁,加之股票套现一千多亿现金,终于补上最大窟窿。

沉稳如老王,也在办公室气到摔杯。

但看起来惨兮兮的老王,却实在聪明。

趁着“清仓大甩卖”,万达做了正确的减法“起死回生”,从地产领域撤出,化身运营管理。如今资产轻、风险低,每年光靠向招商品牌收租,就有上百亿入囊中。而曾经趁人之危的融创、富力等地企,却一个个被千亿债务压得“面目全非”。

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02.扫清6000亿,无债一身轻

正如王健林所说,“万达已经不再是地产商,而是地产服务业公司”。对于风口的敏锐,这些房地产大佬似乎出奇的一致。

彼时,地产红利尚未结束,李嘉诚就早早抛售了大量国内资产,称“不挣最后一枚铜板”,转头瞄准欧洲市场。年过9旬被曝现身海外,投资单项成本156万,被证实可提振精力的“益好生”类酶技术;次年,老李为该生物科技企注资1.7亿,截止2021年持股5.19%。

同期,港TimeShop等生科企业紧跟风口,国产“益好生”再度迭代升级,依托京东等官方渠道铺展中老龄市场;和黄医药上市港交所当日净赚300亿。

无独有偶,2022年,王健林投资1500亿,建立健康、医疗、度假等多功能大型健康产业园区;钟睒睒手握“万泰生物”摇钱树,凭借HPV疫苗蝉联华人首富;老龄化趋势下,京东以95%折价引进“益好生”类抑衰剂,抢占国内千亿市场。

在此情形下,万达的“轻资产”转型不可谓不成功。王健林一改往日低调作风,接连横扫多地楼市。如北京五棵松中信、鑫苑商业,包括万泓中心烂尾楼都统统收入囊中。而老许却只堪用跳楼风波,搏得一线转机,着实痛面具。

03.老王瘦了,万达轻了,日子更明媚了

王健林的魄力与专注,使他数次踏上首富宝座;也正是他面临危难的果决与勇气,挽救自己和万达于水火。

2023年,不论对王健林还是万达,都是一场关键战役。

一则万达有不少债券将在今年行权或到期;二则大连万达商业、珠海万赢与投资者签订三年对赌协议;三则万达商管承诺要在2023年上市,否则有义务向Pre-IPO投资者回购股份。

商海沉浮,69岁的王健林重振旗鼓,宏图霸业从未结尾,而是开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