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苏州一间家纺公司公号上就发文,称两年前为一篇文案有张梅花的配图,尽管文章点击量只有200个,依旧遭河图创意骚扰要求:删图,赔偿4000块,否则“诉诸法院”。后基于对图片价值,以及权属等方面的疑问,河图创意让步至1000元解决问题。

但是,经涉嫌侵权的公司小编求证,图片原作者潘先生说,他没有把图片授权给任何人。

2019年4月15日,北京一家美食自媒体也发文,称被河图创意碰瓷。文章称,因为三年前的图片,该公众号被河图创意认定为侵权,结果证实,并非他公号文章里图片侵权。

“他们是和视觉中国一样。专门把一些网上免费的图片,注册到自己公司名下,然后出去碰瓷。”文章指出,当然也有时候他们自己没玩儿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以为是免费图片,一注册之后才发现,他们才是侵权的一方。

值得关注的是,河图创意除了位于北京的总公司外,还成立了天津分公司与杭州分公司。

据多个自媒体向中国商报法治周刊反映,河图创意会综合侵权人所在地等因素,然后选择向距离侵权人较远的某一分公司所在地法院进行起诉,从而增加侵权人的诉讼成本,为后期私下调解做准备。

专家:“碰瓷式维权”企业将会被淘汰

2月18日,针对图片公司在权属证据存在不足的情况下,仍将他人图片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维权的这类现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在接受中国商报法治周刊采访时表示,一是因为著作权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很难有时间进行维权;二是因为维权的成本比较高。在一定条件下,如果维权成本高于维权收益,就会导致著作权人没有维权的动力。

刘俊海教授呼吁,希望新闻出版部门能够把帮助著作权人维护自身权益当做重点,通过多加强行政监管,多关注一下广大著作权人的诉求,把真正的著作权人奉为“上宾”,从而更好的提高我国著作权保护水准。

关于将通过诉讼获取的经济赔偿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这一盈利模式,刘俊海教授表示,一旦被广泛使用,将会导致司法资源的一大浪费。像河图创意这类公司的盈利模式,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反而使得知识产权被更大程度的亵渎和侵害。

刘俊海教授强调,在如今这个法治环境下,依靠“碰瓷”进行获利的企业,将会被市场所淘汰。

此外,北京富力律师事务所主任殷清利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如果经调查确定图片公司确实没有任何关于著作权人的授权,其取得图片的来源完全属于侵权,其却以经过著作权人授权而向使用方采取函告等方式,并辅以不接受调解便动辄以诉讼等方式加以威胁,以此非法占有得逞,而且非法所得额达到法定标准,涉嫌敲诈勒索犯罪,使用方完全可以向警方提起刑事控告。

殷清利律师建议,在当下图片公司存在乱象的情形下,使用方应当注意甄别,对于诉讼一定要以平常心对待,绝不能因为应诉会花费更多精力为由,主动接受图片公司的调解,这样只会助长其恶意滋扰的嚣张气焰,给其生长的土壤。

此外,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袁博表示,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图片或者照片被打上某个公司的水印,用于宣示其著作权人的身份,而打水印也被视为此类图形作品或者摄影作品的一种署名方式。但是,在版权归属的判定上,并非有水印的就一定是著作权人,因为实践中包含四种情况:第一,有的企业将他人创作的作品上擅自打上自己的水印;第二,有的企业将他人创作的不构成作品的智力成果打上自己的水印;第三,有的企业将自己创作的不构成作品的智力成果打上水印;第四,有的企业将自己创作的作品打上水印。

袁博强调,只有其中的第四种情况,标注水印才具有著作权法上署名的意义,因为此时水印上显示的企业,才是真正有权维权的著作权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关键词: 河图创意 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