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PLUS

远离电信诈骗,请这样处理银行卡……

一期简笔画教会你一个财经知识。大家好,我是小C!不知大家有没有察觉到,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十分猖獗,而且诈骗套路五花八门。其实,诈骗的各种套路归根结底都离不开一张小小的银行卡,它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作案工具之一。

今天,小C特邀我的小伙伴,来自招商银行的招小宝,和大家一起聊一聊银行账户分类分级的知识点。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银行卡被别有用心的人收购、租借,用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最近,小C的一位朋友就遭遇了电信诈骗,对方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共享手机屏幕,在这位朋友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转走了银行卡里的45万元。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每年因电信诈骗导致的家庭悲剧不计其数,真是令人心痛。

为阻断电信网络诈骗的资金链条,“央妈”提出建立账户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守护大家的“钱袋子”。我们可以把银行账户分为三类。其中,Ⅰ类账户是全功能账户,Ⅱ、Ⅲ类账户是在已有Ⅰ类账户基础上增设的两类功能逐级递减,资金风险也逐级递减的账户。

在账户分级分类管理体系下,为最大程度保护大家的财产安全,银行有义务在账户全生命周期匹配适当的风险管控措施。

举个“栗子”,考虑到电信网络诈骗资金基本都是通过线上方式转移,银行在开户时,就会和我们约定好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交易限额和验证方式,有部分银行账户会在存续期内,根据风险情况被调整支付渠道或交易限额。

在银行的守卫之外,我们每个持卡人能做点啥呢?小C建议大家整理一下自己的银行账户,比如专门开立Ⅱ类户或Ⅲ类户,用于网络支付、小额高频支付;也可以将不用或用得少的账户进行降级或者销户。

有了银行和个人的“双保险”,不法分子转移资金的难度是不是一下子就大了很多?好了,今天的Z世代理财课就到这里,你学会了吗?本期公开课由南方+客户端和招商银行广州分行联手打造。上+学金融,期待你的关注,我们下期见。

【监制】王溪勇 谢美琴

【策划统筹】陈颖 肖文舸

【脚本】唐柳雯

【配音】周美霖

【绘画/海报】林晓倩

【视频】付宗亮

【出品】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素养教育公益联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