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刀贰
有人说,她走过的路,寸草不生。
似乎再过刚硬的词语用在她的身上,都十分贴合。
这些年,“刚强、目中无人、冷漠”成为了她的专属名词。
而她却悠然一笑:
“他说你有病,你就有病,有没有病你自己清楚。”
如此一般的女企业家,中国只此一位,
那便是号称“铁娘子”的董明珠。
但在她的“坚硬盔甲”下,别样的柔情被人意外发现。
2015年,在节目《人生相对论》中,主持人颇为好奇地问:
“你心中的理想儿媳是什么样的?”
董明珠听后认真地说:
“尽量不去苛刻的要求这些,
他们有自己的标准和要求,他们的生活是自由的。”
随即一笑,董明珠接着开口道:
“谁要当了我的儿媳妇,一定会非常幸福。”
而这个问题,董明珠经常会被问到。
每当有人问起她:“对儿媳妇有啥要求?”
董明珠都会回答:
“我觉得女孩子独立、有追求就好了,其他没什么要求了。”
并且她也常常表示:
她也不会用太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因为自己可能也有很多地方被别人看不惯。
反反复复地提出同一个问题,
似乎大众对董明珠有着颇为深的看法。
但事业成功,雷厉风行的董明珠,在这件事上,却出奇的“和蔼”。
反倒是体现出了成功女性的“边界感”与“拎的清”。
但在其他问题上,
董明珠又被扣上了“六亲不认”的帽子。
以至于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离去,
而她却也十分无奈地说:“职务越高就越没有朋友。”
在某个综艺中,她被问到接班人的标准。
“不以亲属为关系,也不以朋友为关系,而是以能力。”
谁都没想到,
说出这句话的代价便是亲朋疏离。
2021年4月,
“董明珠因拒绝帮哥哥走后门被踢出族谱”上了热搜,
从高位之巅,到众叛亲离,
谁也想不通,董明珠到底怎么了?
一、
董明珠对生活的耿直并不是后天养成,而是天然偶得。
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董明珠,是家中老幺。
以至于家中的所有长辈都惯着她,
大脾气没有,小脾气不断。
到了读书时,董明珠也成了班里的“董有理”,
因为不论什么问题,她必定要和同学争论个明白,
除了“讲理”外,董明珠还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
偶然一次,董明珠与同学们相约去游泳,
由于水势过大,她一不小心就被水冲倒了,
倒在水里被灌了好几口水,
但当她被救起时,却和没事人一样。
和小男生比爬树、比赛车,
终于她又得了一个“董不怕”的外号。
在一路的惊险刺激中长大的董明珠,
只认一个死理:没有自己办不到的事。
所以,董明珠一路顺畅,
从南师附中考到了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
从那里学了一身的本事,董明珠回到了老家,
又被分配到研究所,开始了行政之路。
从“董不怕”到心有软肋,
董明珠只用了一次婚姻,便开始懂得生活的真谛。
工作稳定后,她很快嫁了人,生下了儿子东东。
那时的董明珠,开始放下手中的宝剑,
变成了温柔贤惠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
夫妻之间的感情甚是要好,
在那段日子里,
董明珠将家庭变为了生活的全部重心。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
董明珠将在南京演绎自己的平凡一生。
1984年,一场噩耗将董明珠的丈夫拖进了病房,最终不幸去世。
自此,年幼的孩子、年迈的老人,
从甜蜜的后盾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压在了董明珠的肩上。
那年的她30岁,一个人带着孩子,
过上了“单亲妈妈艰辛养子”的生活。
6年后,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贫苦日子,
董明珠像是收到了命运的召唤,毅然从体制内辞职,
决定南下广东,拼一个鲜亮的未来。
那些年的南方,
是改变命运的试点,是机会的象征。
董明珠也赶着这波潮流,走向了广东,
只不过从机场下来的那一刻,
她还不得知,自己的人生将从那一刻开始逆转。
而主宰她后半生的字眼,便只剩一个“狠”。
二、
1990年,她只身来到了珠海,成为电器公司的销售员。
那时的销售没有固定工资,
能赚多少全凭自己的能力。
但董明珠好似天生能吃得下这碗饭,
因为勤奋刻苦,悟性好,
第一个年头,她的销售额就达到了300万,
按照2%的提成,她拿到了6万块钱。
上世纪90年代的6万块,无疑是企业的高工资。
由于业绩突出,
公司又把她调到安徽,负责安徽全省的业务。
彼时的她十分的固执、直率,
从不请客、买礼物,
仿佛她的生意从不需要那些假把式。
董明珠看着省分公司总经理的职务,不由得欣喜过望,
但等她上阵,想要临门一脚才发现,
首先要面对的,却是上一任留下的烂摊子。
有个客户要了42万的货,
一直拖着不给钱,公司想尽办法也要不回来。
面对着42万的欠款,
董明珠几天几夜无法入睡,
为了这个谁都不愿去收拾的烂摊子,
她决定上手要回来。
董明珠在对方办公室里软磨硬泡了40多天,
经历千辛万苦,逼得对方用货物抵押欠款,
这档事才算有了了结。
取货的那天,
董明珠坐上副驾驶摇下车窗破口大骂,
发誓再也不会和对方合作。
那时这个南方女子的温柔早已被弱肉强食的世界吃了个干净,
但转过头,她早已泪流满面。
可自那之后,董明珠却很少在流泪,
别人眼中的她或笑、或怒,
但再也没有脆弱的悲伤过。
拼命工作的她,势必要在优胜劣汰的市场上,
给自己留下最后一块蛋糕。
为了拿下业绩,董明珠拼尽全力。
从一介普通销售员,
到让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
但这不过是一道开胃小菜。
入职的第二年,
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
占整个公司的八分之一。
这样的成绩,让公司的总经理朱江洪刮目相看,
而她的升迁之路一路顺畅。
1994年,她正式进入管理层,晋升为经营部部长。
但彼时的电器公司却正在经历着最为艰难的岁月:
骨干业务员纷纷离职跳槽、经济效益依旧前途渺茫。
在“众人皆醉”的境况下,
唯独董明珠,
还在沉闷地琢磨着如何占据更多市场。
折腾了一年,
公司的空调首次成为了国产空调销量冠军。
公司的名号首次被叫响市场,
而董明珠的仕途更是“节节升高”。
从1997年开始,董明珠从副总做到了总经理的位置,
直到2003年,她已经成为了集团的二把手。
但当权力在手时,董明珠更显杀伐本色,
顶上了“不讲人情”的帽子。
某一次,武汉的一个经销商想走后门,想要多拿点货去卖
他找到了董家的哥哥,
提出了“多拿货多分成”的利益卖点。
但当董明珠知道后,
不仅将哥哥怒斥了一顿,
还直接停掉了这个经销商的货物供应链。
“不要来啊,没可能的。”似乎成了她的口头禅。
不明白的哥哥直言了当的问:
“你那么多权力为什么不用?”
而董明珠却平静地说:
“如果我这样做了,
就意味着我的队伍都可以以我的行为做标准,
经销商会在市场上说找董明珠的哥哥好办事。
如此一来,企业的形象在哪里,企业的诚信在哪里?”
于是气急了的哥哥,
写下了断绝关系的信,将董明珠踢出了族谱。
整整20几年的时间,断绝了与她的往来。
但董明珠咬紧了牙关,
绝不松口放过任何想要谋私的念头。
但她也有她的委屈和无奈,
对于哥哥的不理解,
她心中想说的又何止那一句:“不可能”?
只不过,不同的位置,
断然要有人做出选择和坚持。
不受贿赂、挡人“财路”的她,
也一度成为了“部分人”的眼中钉。
在公司内部,从上到下,皆有人估计举报她、泼脏水。
可每当她听到风言风语时,
董明珠又第一个冲到老总的办公室,
毫无胆怯地说:
“你免了我,不是我的损失,是你企业的损失。”
底气十足的她,当真把这句话写进了字典里,
那一年,公司的盈利从4亿飙升为28亿。
自此,她的字典里少了一个陈旧的字眼,
那便是“输”。
三、
2012年,67岁的朱江洪卸任董事长,
董明珠走马上任时已经58岁,
而公司开始正式进入“铁娘子”的时代。
虽然董明珠年过半百,
但她在任职期间,很少将自己与“老弱”划等号。
在她的心里,自己就是公司的“打手”,
英勇果敢,无所畏惧。
2013年,董明珠四处“开炮”,
将矛头对准了雷军、其他电器公司,无一战败。
在满是男企业家的人群中,
董明珠显得游刃有余。
而她与雷军的那一场豪赌,
也正式将她拉进了“企业网红”的阵列中。
那是“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现场,
两人以开玩笑的方式立下了赌约。
雷军说:
“如果5年内营业额无法击败格力,则输给董明珠一块钱。”
随即董明珠不屑地开口:
“一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
在这场人人围观的赌约里,
她的自信似乎溢出了屏幕。
每当有记者打趣地问道:“这场赌约还算数吗?”时,
董明珠总是笃定地开口:
“格力永远不可能输。”
5年之后,雷军公司营收1749亿,而格力则远超20亿。
这场公然叫板的赌约终于落下了帷幕,
而董明珠成了最后的赢家。
对外行,她成了“自信的参与者”,
但对于内行来说,她似乎又变成了“搅局者”。
2020年,董明珠启动了“举报同行计划”,
原则便是:举报同行的不良商品。
于是,她说到做到,
实名举报了奥克斯销售不合格空调产品。
一时之间,流言蜚语肆意而起,
但董明珠毫不意外地成了赢家。
奥克斯向她道歉,
她又再一次断了格力产品质量的退路。
因为监督同行,便是监督自己,
敢于举报别人,那么自己的产品就要拿得出手。
于是,穿着一身坚硬盔甲的董明珠,
浑身带刺站在了企业的最前端。
而这个对内行来讲的“搅局者”,
又是公司里最严厉、最和蔼的领导。
提到董明珠,
格力员工大概要说上一句:“又凶又狠”。
而“批评人”也成了她最为常见的工作状态。
在员工工作出错时,
她会当众呵斥:“你能不能留点饭给脑子吃?”
面对员工为了工作过年都没回家的委屈,
董明珠也毫不嘴下留情,
直言道:“你勤劳,不一定有收获,
不能因为你辛苦,但东西没做好,我就要用,这是两码事。”
站在高处的董明珠,
似乎披上了“冷面”的外衣。
但在其余时间里,
她又是体贴员工的“和蔼领导”。
在视察格力的食堂时,
董明珠一路看菜价、问员工对菜价、菜品的满意度。
但却因为一斤18元的青菜麻辣烫,
将总裁办的人员叫到了食堂,与食堂老板开始议价。
因为在董明珠来看,一顿饭剩下2块钱,
一天便是6块钱,一个月就是200块钱。
在她的深邃眼神中,
“爱之深,责之切”呼之欲出。
走到今天的董明珠,依旧被很多人误解,被很多人骂。
但她从不理会:
“没有人恨你,可能你不是一个完人。”
31年的时间里,
我们已经看不懂是格力成就了董明珠,
亦或是董明珠将格力推向了佳境。
又或是两者成全。
在万众瞩目的当下,她又走向了电商平台,
吆喝起来,带上了货。
但首次直播面临失败,只卖出了23.35万的成绩。
谁都没想到,15天之后,董明珠重返现场,
3个小时内,成交额突破3亿。
人人称赞她,人人诋毁她。
曾何时,她也希望自己身上的担子轻一些,
自己和孩子游山玩水,找一个归宿。
但经历过大喜大悲的董明珠,
早已明白了“一辈子总有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孤单地活着”的道理。
关于自己的终生大事,
乐嘉曾问她:“你有心动的男人吗?”
而她却给出一个饶有趣味的回答:
“有心动的太遥远,太近的不心动。”
似乎被命运推着前行的人,
永远也看不清、摸不透,
下一站的风景到底如何。
而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代,
自当有人活成整个队伍,看遍了所有风景。
董明珠,便是如此一个人。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欢迎留言评论~~记得点赞在看哦~
关键词: 董明珠被踢出族谱人到高位 众叛亲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