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个品牌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它的老板——雷军,更是一个让人钦佩的“疯子”,更是有人称呼他为雷布斯,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下雷老板的成长之路。

01第一次抉择——三色汉卡

1987年,雷军以及其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而他的成绩在当时选择清北都毫无压力。为什么雷军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原来电脑作为舶来品,刚刚在国内兴起,算是新兴的高端产品,武汉大学是国内最早建立计算机学院的大学之一,当时很多牛人都出自那里。

最早的电脑全部都是英文操作系统,国内使用起来及其不便。有需求就有市场,汉字系统就此诞生。

汉卡就是其中的代表,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带走汉字系统的外接硬盘,在使用时调用汉卡系统,就可以使用中文系统操作,也不会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类似于外挂。

聪明的雷军发现了对他来说的第一个风口,汉卡编程。他用2年时间就修完了大学4年的学分,顺便把学校里关于计算机的奖学金都收入囊中。课余时间,雷老板还编写了加密软件和杀毒软件,这也让他实现了经济独立。

大三那年,雷军和几个好友成立了三色公司,专门生产汉卡。不得不说,雷军计算机方面很有天赋,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形成了自己的产品——三色汉卡。

但是由于公司都是程序员组成的,对于产品销售只能说是七窍通了六窍,导致销量惨淡。

好巧不巧的是,他们的产品还被竞争对手破译了,价格战让三色公司和雷军寸步难行,半年后,公司只能宣布解散。

雷老板的第一次创业,随着自己大四毕业而以失败告终,但是他的传奇之路,才刚刚开始。

02第二次抉择——金山崛起

大学毕业后,雷军来到北京中关村,也有幸结识了金山公司创始人——求伯君。雷老板对这位编程领域的大佬崇拜已久,当求伯君邀请雷军加入时,雷军立刻答应了。

1993年,雷军负责主持金山北京开发部的工作,主要工作是WPS汉卡的技术支持,属于自己的老本行。轻车熟路的雷军,用1年时间就交出了自己的成果——金山汉卡。

不幸的是,当时正好赶上微软公司的Office进入中国市场,与金山的WPS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为了适应市场,金山公司在三年内陆续推出了中文输入软件,中文处理平台和电子表格的组件,期望一举能战胜微软和Office。

但是他们还是失败了,三年时间,Office凭借优异的性能几乎垄断了市场,把金山打的几乎没有还手之力。金山损失惨重,险些解散,甚至老板求伯君卖掉了自己的私人财产,来维持公司的运转。

雷军临危受命,采用迂回战术,专做没有微软涉足的领域来盈利,避免与微软正面冲突。就这样,金山毒霸,金山画王开始和大家见面,这些产品推出目的只有一个,活下去。

仍不甘心的雷军,还是把宝压在了WPS上面,他把研发部几乎所有重要资源都投入到WPS上面,集中力量办大事。功夫不负有心人,雷军团队用了3年时间,重写了500万行代码,成功的做出了一款能与微软兼容的WPS 2005,终于在市场上扳回一局。

2007年,金山集团在香港上市,37岁的雷军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辞去CEO一职,选择功成身退。

这一次的选择明显是成功的,雷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原以为财务自由的雷军就此会退居幕后,没想到他的传奇之路也才走了第一段而已。

03第三次抉择——创造小米

从金山退休后的雷军选择做一名天使投资人,来指导和帮助后辈成功,于是YY多玩、UC优视等众多公司纷纷在各自领域取得不菲的业绩,有的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老东家金山公司。

但是雷军在投资时更看重人,而不是项目本身,他更喜欢投资熟人。据说最初的马云找过雷老板,希望他能投资阿里,不过最后雷军拒绝了。错过投资马云和马化腾的机会,看着阿里和腾讯的崛起,不惑之年的雷军有些感到焦虑,喜欢挑战的性格,让雷军不甘于在幕后指挥。

2009年,3G的普及,给了雷军第三次抉择的机会。雷军相信,未来聊天、游戏、办公等不可能通过当时的滑盖、揭盖手机实现,市场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会空前强烈,于是雷军选择顺势而为。

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 4,对智能手机的引领,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这也更加坚定了雷军再次创业的决心。同年4月,在北京中关村的一座写字楼里,十几个人围着一张小桌子喝了一碗小米粥,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风口,智能手机。而产品的名字,也随之诞生——小米。

2011年,第一款小米手机正式推出,其主打的智能手机宣传,获得了极大的市场青睐,发布仅27h,就卖出了40万台,销售额突破8亿元。

但是雷军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自己主动走到台前,活跃在各大媒体和小米论坛中,为小米做宣传。雷军一边抓研发,力求做出最符合市场和米粉需求的手机;一边做宣传,那就耳熟能详的“Are you ok?”就是雷总的经典代表。

关于创业,雷军总结的一个理论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上天,其本质也是雷军常说的,顺势。经历11年的发展,小米早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股价稳定,小米生态链的核心战略也越加成熟,那雷布斯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吗?

04第四次抉择——造车

2021年3月底,雷军在发布会上突然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是时候大干一场,而且有1080亿的余额作为支撑。同时雷军还决定亲自担任智能电动汽车的CEO,在做最后一次创业。

不管这次创业的成功与否,这样一个敢闯敢拼,敢于来市场“搅局”的雷布斯,是我心中的英雄,也希望他的辉煌能继续谱写,也期待能乘坐小米智能汽车行驶在未来的城市里。

关键词: 雷布斯的成长史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