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木头姐的方舟(ARK)投资公司发布了2022年的年度研究报告《Big Ideas 2022》。
这篇报告把人工智能、机器人、电池技术、基因测序、区块链定义为五大创新平台,并描述出一幅未来世界的模样。今天我们就以一个学习的态度,看看大佬是怎么做科技股研究的。
其实木头姐的基金过去一年跌得很惨,估计被米国的小喷子们也喷得不轻,不过她还是很刚,在最新的采访中表示:基金经理们现在更倾向于选择基于过去的基准,而不是在有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上冒险,这在市场上造成了“巨大的资本配置不当”,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
翻译过来就是:跌就跌,急个毛,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木头姐预测,五大创新平台的市场空间会从2020年的14万亿美元,提高到2030年的210万亿美元。那些非创新型的公司,2020年市值94万亿,到2030年只会增长到126万亿。
报告还分别给出了五大技术的成长空间:
人工智能,从10.5万亿美元增长到108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6%;
电池技术,从1.5万亿美元增长到32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35%;
区块链,从1.4万亿美元增长到49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43%;
机器人,从1680亿美元增长到10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51%;
基因测序,从1250亿美元增长到3.6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速40%。
在报告里有这么一句:我们相信,历史学家会将这个时代视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科技繁荣时代——他们会说:一切都变了。
“一切都变了”,这句话正是木头姐投资逻辑的最好注脚。在报告里,她是这么描述2030年世界的:
人工智能的突破,会融合一系列设备,改变人类与世界互动的方式,相关公司的市值会从2020年的2.5万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87万亿美元。
电池技术赋能的无人驾驶,会出现包括飞行出租车在内的新型交通工具,到2026年,自动叫车平台的市值会远远高于汽车制造商。
区块链技术会推动金融革命和互联网革命;比特币的总市值会从1.1万亿美元达到28.5万亿美元,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可能超过100万美元。
机器人技术带来的3D打印,会改变医疗、航空等行业的传统制造方法。机器人配送会创造400亿的市场空间,无人机配送在外卖中的比例会提高。
基因技术让恶性和慢性疾病的精确、有效的治疗成为可能,基因编辑技术定向改造生物的基因组,提高人类控制生物系统的能力。
木头姐勾勒的这些景象都挺超现实的。她和芒格相比,两人几乎完全对立,木头姐年轻、热烈、接受一切新事物,芒格老练、沉稳、只相信眼见为实,但是这也不妨碍两人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数学题可以有多种解法,我们对投资的理解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我们请来的基金经理,其实每个人的投资理念、看好的行业都不一样。至于他们的观念对不对,或者行业好不好,这些压根就不重要,关键在于我们自己一定得坚持点什么,并且在选择的方向上,比身边的人更努力一点。
有个笑话说,两个人在山里遇到一头熊,这头熊飞奔而来,两个人转身就跑。没一会儿两人都跑不动了,甲对乙说,咱还是别跑了吧,肯定跑不过熊的。乙对甲说,我不需要跑得比熊快,我只需要跑得比你快。
股神是稀缺品,100年也出不了几个,所以在投资这场淘汰赛中,我们不需要跑在最前面,只需要比身边的人快那么一点点。
1、摩根大通:沪深300指数未来12个月内有望达到历史新高。沪深300历史最高5930点,现在4651点,差不多是27%的涨幅,也不能说离谱,但是总感觉有点过于乐观。
2、中汽协: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3.1万辆,环比下降18.6%。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了30%,所以去年年底很多人都赶在退坡前上车,对今年1月的销量造成冲击。和去年11月37.8万辆的销量相比,1月份还是增长的,问题不大。
3、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机构预测每年拉动4000亿元投资。“东数西算”就是把东部的数据中心建在西部,既能节约东部的土地、电力资源,又能拉动西部投资。今天领涨的主要是IDC上游的一些硬件设备商,光模块、服务器、交换机等等。
4、巴菲特:买入动视暴雪股票并非因内部消息,伯克希尔内部一位独立运作的投资经理在10-11月买入了1470万股公司股票。老美也喜欢搞阴谋论这一套,逼得老巴出来自证清白。前面的文章(:大佬调仓了!)聊老巴投资动视暴雪,也有小伙伴怀疑老巴搞的内幕消息,当时我说没准是旗下基金经理干的,没想到还真猜中了。
大家的【在看】就是对小组最好的支持!
本资料所引用的观点、分析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也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搬砖小组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