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商业眼光确实很超前。互联网行业有三座金矿,一为搜索、二为社交、三为电商。

马云在上世纪90年代就看到了电子商务将来对社会的绝大影响力,那时候马云就带着阿里团队,果断梭哈了电子商务。

阿里成立之初,喊出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口号。那时候淘宝网是何其风光?因为阿里让卖家赚到钱,也让消费者体验到了电商购物的乐趣,阿里自身也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可以如此说,阿里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也成为了行业内的规则制定者。

但当阿里成为巨头之后,阿里似乎就忘了初心。针对商家,阿里系电商不仅让商家“二选一”,还推出了各种收费工具,阿里不断抬升商家在平台开店的成本,其结果就让大部分商家都内卷,阿里则成为了最大的中间商,每年广告费是赚的“盆满钵满”。

针对消费者,阿里起初搞得“双十一”确实能给消费者们带来各种实惠。可后来就变了,消费者要获得阿里系电商所谓的优惠,不仅要拉用户做游戏,还得学会计算题,让消费者付出了极大的时间成本。

对内,阿里说要成为一家102年的公司,要想实现这个宏伟目标,那必然要依靠公司的文化价值观所驱动。

可这几年阿里的企业文化遭受大众质疑。如此前阿里员工抢月饼事件,高层蒋凡出轨事件,阿里员工包养二奶等问题。阿里在这些负面处理上,其实都没有做到位。

核心人员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个企业的文化风气。英雄掌权,便有个人崇拜推动团队一往无前;败类当权,体系的迅速腐败似乎也理所应当。

面向社会,阿里这届管理层显然没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说没能树立更好的榜样。

去年蚂蚁集团上市前夕被喊停,这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支付宝百倍杠杆放高利贷,绝不是因为它的风控独树一帜,而是本质上它把风险转嫁给了银行系统。用高科技的外表来隐藏其中的道德风险,还要误导大众,炮轰监管,这样的管理层绝不是诚实的。

马云说过,阿里的价值观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讲真的,阿里做没做到前两点不敢说,但阿里肯定是完美兑现了第三点。

投资市场上有句玩笑话,“听董秘的输一半,听董事长的全亏光”!为什么说阿里做到了第三点呢?

阿里前后三次上市,但基本上每次上市都在高位,阿里的中小股东其实很难再阿里这家公司上赚到钱。

有着“中国巴菲特”之称的林园就曾吐槽过阿里巴巴。林园说,当年阿里在港股上市,从二十几块涨到70块钱,结果又退市了,以二十几块钱的价格退市,我朋友买了,亏了八九千万,这摆明你不是坑人吗?

导致很多人跟着赔钱,阿里不差这个钱,为什么不补偿人家,为什么就以那么低的价格退市,这就是品质有问题,我不喜欢马云!

看到这里或许有网友会说,投资有风险,这是投资的基本常识。怎么能说你们在阿里身上投资亏了钱,就赖上阿里了呢?

春公子上面不是说了吗,阿里管理层都是高手,阿里二把手蔡崇信就是搞资本出身的,他深谙资本市场这一套玩法。

过去二十几年,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诸如网易、腾讯以及拼多多这样的公司,哪家回报没有阿里高?

再来看一个例子。2014年,阿里在美股上市,当时一上来就是差不多3000亿美元的市值。

如今7年时间过去了,阿里的市值几乎又回到了原点。等于说是阿里这7年股价几乎没涨过。

看到这里又有网友要说了,阿里市值不是一度摸到过8000亿美元吗?对啊,前两年阿里市值确实快达到过8000亿美元,可阿里花了5年时间,从3000亿美元涨到近8000亿美元,5年时间1倍多一点的涨幅,这符合阿里巴巴的巨头形象吗?

所以春公子以前就说过,马云早就变了,马云从最初的一个创业者,变成了一个资本家。你想在资本家身上捞便宜,是真的难!

关键词: 林园被称为&ldquo中国巴菲特&rdquo 他曾公开说不看好阿里